在生產(chǎn)發(fā)展的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質量的理解有所不同,而當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質量,又可給質量下不同的定義,但目前人們共同采用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給質量下的定義: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原則三:工作標準 工作標準必須是零缺陷(Zero Defects),而不是“差不多就好”(Close enough is good enough)?!安畈欢嗑秃谩笔钦f,我們將僅僅在某些時候滿足要求。 而零缺陷的工作標準則意味著我們每一次和任何時候都要滿足工作過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種認真的符合我們所同意的要求的一個承諾(A Personal Commitment)。
原則四:質量的衡量 質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價(Price of Nonconformance, PONC)來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數(shù)。指數(shù)是一咱把符合項相關的壞消息進行軟處理的方法。不管怎樣,如果我們軟化了壞消息,那么管理者將永遠不會采取行動。而通過展示不符合項的貨幣價值,我們就能夠增加對問題的認識。 通過浪費的錢財、浪費的時間、努力、材料——來衡量質量,能產(chǎn)生用來努力引導改進并衡量改進成果的金錢數(shù)字。